项目背景:
在世界杯即将揭开大幕之时—2014年6月11日,电视剧《十送红军》在CCTV-1黄金档剧场全国首播。
有别于当下众多战争雷剧,《十送红军》为国内著名影视公司小马奔腾倾力打造,面向年轻人的热血剧。该剧延续了小马奔腾一贯的优秀品质,此外此次更是从小人物角度入手,以波澜壮阔的手笔描写了长征过程中十个普通红军战士的不平凡的故事。将人性中最关键的闪光点采集出来,用情感、命运、生死、尊严这些关乎人命内在价值的元素去震动人心。这样全新的拍摄视角注定了这是一部不一样的电视剧。
但是一方面是网友对抗日为代表的红剧的吐槽,一方面是世界杯带来的收视率分流。如何才能突破重围?我们采取了线上线下整合话题推广的方式,营造了收视率第一的奇迹。

项目调研:
小马奔腾在业内具有很高信誉的影视文化公司。秉承高品质,大制作的理念,除了推出《机器侠》、《花木兰》、《无人区》、《黄金大劫案》等不同题材影片外,推出了《甜蜜蜜》、《我的兄弟叫顺溜》、新《三国》、《我是特种兵》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
挑战一:一直以来,红军对于我们都是个非常久远的话题,来自倔强的小红军,飞夺泸定桥,穿越大草地这些小学课本里的故事。对于没接触过红军的8090后年轻人来说,红军精神充满了年代感。近年来军事题材电视剧在屏幕上屡见不鲜。但手撕鬼子、单手抓心等传奇功力将网友雷得里外俱焦。将军们在炮火硝烟中谈笑风生,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样的画面在无数描写战争的影片中反复出现过,甚至达到了审美疲劳的程度。
挑战二:同时恰逢世界杯之际,如何如何摆脱战争剧传统的印象,被观众接纳,争取更多的同年龄段目标受众成为推广的关键。
项目策划:
【目标消费者调研】
根据同类电视剧题材和对目标受众调研分析,我们发现以往同类电视剧受众性别层面多为男性,且年龄分布在35-60之间,大多对战争有接触感。
小马奔腾希望让红军精神重新走进年轻人的心里。电视剧《十送红军》目标受众将放大,打破明确的年龄界限和性别的界限,受教育程度更高,活跃在社媒的年轻观众将成为主要的受众目标。
【策略】
活动层面,策划#红军在身边#事件,将事件营销与社会化媒体传播结合,放大《十送红军》的预热声音。
话题层面:将《十送红军》播出期间的热点话题(世界杯、娱乐热点、网友讨论等)与电视剧内容有效结合,利用微博、微信、网媒资源进行传播,扩大《十送红军》的关注度,引发年轻族群的收视热情。
受众层面,以年轻时尚的传播方式和互动内容,使较少关注正剧的年轻族群关注《十送红军》并助力传播。
口碑层面:监测整理普通网友的评价,放大正面声音,控制负面评论。
项目执行:
开播前舆论造势:#红军在身边#
1、地面活动
开播之前,众多时尚红军突现世贸天街、鸟巢等北京各大时尚聚集地,通过巨大反差营造红军在身边的氛围,引发网友关注。

2、线上传播
同时把线下众多红军出现在时尚地标事件在网络上传播,打造微博热门话题#红军在身边#话题,为电视剧《十送红军》造势。
上映期话题推广:#这个夏天不只有世界杯#
7月11日《十送红军》热力开播,耀动全球的世界杯也如约而至。我们将《十送红军》剧情结合世界杯热点,做出#十送世界杯#、#诗送苏亚雷斯#等营销话题,引起网友关注。结合社会现象将《十送红军》塑造成今年夏天热血良药。以多种角度深度推送电视剧,另外还有十送男神投票、有奖剧情问答、深度解读剧情等话题活动,与网友多维度进行互动。

同时每天通过社媒渠道对剧集进行口碑监测,第一时间了解网友收视习惯,掌握观众对剧情的认知程度,并且对收集到的评论做有趣回复,形成与粉丝的良性互动。

电视剧《十送红军》在播出前也引起影评人关注,并且主流媒体是对该剧表现出支持的态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知名媒体也对电视剧《十送红军》进行了版面报道,对作品给予肯定。
项目评估:
【受众反应】
电视剧开播之前,#红军在身边#的地面活动得到了@圈少爷、@韩饭桶、@清华南都等微博名人的关注并以此形成扩散,在18-25岁的用户占其核心用户65%的新浪微博上为开播做足了铺垫。
电视剧《十送红军》自开播后,小马奔腾的官方微博与目标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通过社会化媒体对其舆论进行引导。在百度指数统计的搜索人群中,低于39岁的人群高达77%,拉低了央视黄金档剧场这一类型剧集的观众年龄,而这一群体正是目前广告消费的主流群体。

【数据统计】
1、以超过1.2%的收视率高居所有卫星频道收视前列,稳居央视所有频道第一。
2、#电视剧十送红军#微博话题的阅读量达1.4亿,微博话题实时总榜第7名。
3、小马奔腾官方微博粉丝数增长110W。
4、“电视剧十送红军”在百度搜索引擎的峰值达36万次/日。
